首页

日本美脚视频

时间:2025-05-26 10:45:36 作者:焕新家园: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 浏览量:12777

  人民日报

  沙基尔·拉迈

  中国的绿色转型不仅促进了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智慧和方案,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向世界展示了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决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文明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它道出了生态文明的真谛,即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一观念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革新。近年来,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从工业、农业到城市发展,中国正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城市绿化、水体恢复、污水处理等方面,中国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城市的水岸公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城市自然水体环境优美,碧水倒映着蓝天绿树,市民们悠闲地在岸边散步休憩。绿色转型既减少了城市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还积极探索将绿色转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结合。在中国一些荒漠戈壁地区,太阳能发电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恢复,濒危物种种群持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中国的绿色转型不仅促进了自身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智慧和方案,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越来越多国家有机会共享中国绿色发展带来的机遇。巴基斯坦和中国开展的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合作项目给巴基斯坦民众的生活带来积极变化。中国企业建设的水电、风电项目等陆续投产,帮助巴基斯坦获得清洁便宜的电能。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巴基斯坦市场广受好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合作项目有助于巴基斯坦更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就包括促进绿色发展。我在高峰论坛现场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交流,了解到更多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案例。中国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承诺,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项目,促进了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环境治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期待中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携手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共同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绿色、繁荣的未来。

  (作者为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真探:头发太长会和身体抢营养吗?

第二是人工智能科技及其应用,国家之间依然存在流通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如何争取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元素——数据、算力和算法的主动权,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

研究站副站长、复旦大学高级实验师郭海强的朋友圈,就是一个标准的“户外人”。长袖长裤、面罩、渔夫帽,是他出行的标配。他的朋友圈,就是他的工作、他的生活和他的爱好——3月来一场周末特种兵式的越野跑,4月和鸟友们去抢购一本《上海水鸟和林鸟指南》,7月去看珠颈斑鸠和两栖爬行动物,8月去爬兰卡威第二高峰玛金章,第一次深入热带雨林。

大学生“拍照小队”为山村老人留下影像记忆

“我的家乡在哈尔滨,我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和家人一起赏花灯、猜灯谜。每当吃到香甜的元宵,这些美好的回忆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崔庆峰说。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

一方面,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从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获得相应利润回报;另一方面,这些利润回报又可以反哺企业,支持新的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州:创新街区×六大商圈 新质生产力打出组合拳

作为首都新“两翼”中的一翼,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雄安新区绘就了“未来之城”新画卷。一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9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建成投运。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初步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白洋淀进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新建地下管廊141公里,城市大脑等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同生共长。央属标志性疏解项目压茬推进,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进展顺利,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